侯姓起源和来历

侯姓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多元,涵盖上古时期的封国、官职、少数民族改姓等,具体来历可归纳如下:


一、主要起源与来源

1.出自姬姓:以封爵、封邑为氏

黄帝后裔,以爵为氏

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的后裔在周代被封于郑国(今河南新郑)、晋国(今山西一带)等诸侯国,部分支系以先祖的爵位“侯”为姓。

例如,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哀侯、晋侯缗(mín)的后代,因晋国公族内乱流亡,以“侯”为氏,形成最早的侯姓分支。

另据《左传》,郑庄公之弟叔段(共叔段)的儿子共仲(名姬滑),被封于侯邑(今河南境内),其后裔以邑名为氏,称“侯氏”。


周文王后裔,以官为氏

周代设置“侯正”一职(掌管追捕盗贼的武官),其后代以官职名为氏,形成侯姓的另一支。


2.出自姒(sì)姓:以国名为氏

夏朝君主夏后氏的后裔,在商朝时被封于侯国(今山东境内),建立“侯国”,春秋时被鲁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侯”为姓,史称“姒姓侯氏”。


3.源自上古氏族改姓

侯冈氏简化为侯氏

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原名侯冈颉)的后裔,以“侯冈”为复姓,后简化为单姓“侯”,形成早期侯姓。

少数民族改姓

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将鲜卑复姓“侯莫陈氏”“侯伏氏”“古引氏”等改为单姓“侯”。

满族:清代满族姓氏“侯佳氏”“瑚锡哈哩氏”等汉化后改姓“侯”。

其他民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等因联姻、赐姓等原因改姓侯,如明朝时云南土司改汉姓为侯。


总结

侯姓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夏禹等上古先祖,历经封国、官职、改姓等多元路径形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迁徙、融合,成为兼具贵族血统与民族融合特色的姓氏。其历史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在全国姓氏排名中稳居前50(据2023年统计,侯姓人口约480万,占全国人口0.36%),是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返回首页立即获得100分的美名吉名
相关文章
  • 女人珊字取名的寓意

    “珊”字在女性取名中是常用且寓意美好的用字,其核心寓意围绕“珊瑚”的自然特性与文化象征展开,具体解析如下:一、“珊”字的本义与文化内涵1.字面含义“珊”读音为s

    查看详情
  • 侯姓全国排第几名

    侯姓在中国的人口排名近年来呈现稳定趋势,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侯姓在2020年的“百家姓”中排名第74位,总人口

    查看详情
  • 蓁字不能用于取名吗

    “蓁”字可以用于取名,以下是具体分析:一、“蓁”字的含义与寓意1.字义解析“蓁”读音为zhēn,部首为“艹”,本义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常见于“蓁蓁”一词,如《诗

    查看详情
OPYRIGHT©2005-2023 美名助运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3393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