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姓的起源和来历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观点:
一、源于子姓
昝姓可能源于商王朝初期的土正朁单,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朁单是商汤时期的五卿之一,负责掌水土之职,后世称为土正。在西周时期,这一职位改称冬官正,也就是大司空。朁字在上古时期有特殊含义,后来被宰相李斯规范为“朁”字,但在西汉时期因笔误写作“昝”。因此,朁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朁氏,后来笔误为昝氏,并世代相传。
二、源于咎姓
另一种说法是,昝姓源于咎姓。在上古时期,“咎”字是一个多义字,后来被专用指灾祸、灾映,人们认为咎姓不吉利,便在咎字中加一横,成为昝姓。因此,商代的昝单被认为是昝姓的始祖,其后世子孙改为昝姓。
三、源于姬姓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舅犯,是一个有谋略之臣。在舅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地名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地名叫做于朁,后来东汉时期改称于潜县,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于潜镇一带。于朁的住民中有以故名为姓氏者,称于朁氏,后来省文简化为单姓朁氏。越国灭亡后,居于于朁的越国住民也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于朁氏,后来进一步简化为单姓朁氏、于氏,部分朁氏后可能演变为昝氏。
五、他姓所改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的叱卢氏、智卢氏等部落,在入中原后均改为昝氏。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姓氏也可能因各种原因改为昝姓。
六、源于蜀族部落
春秋时期蜀中有昝部落,后来中原文化进入蜀中,昝部落逐渐融合于它姓,只有迁离蜀中的昝部落族人以部落名为姓,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但这一说法相对较为少见。
综上所述,昝姓的起源和来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不同的起源和来历反映了昝姓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