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姓起源和来历主要有以下几种:
源于帝舜,以字或技艺为氏:东汉圈称《陈留风俗传》记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帝舜在瓠子河滨帮助东夷部落人制造陶器,其子孙后人因职业、职官以“甄”为姓氏。还有说法是周灭商后,封帝舜子商均后裔妫满于陈国,楚灭陈后,胡公妫满后裔陈通因忠于周天子而被赐甄姓,并授陶正之官于洛阳,其后人居于邯郸附近的中山国。山东鄄城县甄庄和鱼台县东甄庄保存的《甄氏族谱》记载,周成王改封皋羊于甄为陶官,即陶甄故地,其后世便以甄为姓氏。
以祖辈名为姓:传说上古部落首领皋陶氏有个儿子叫仲甄,仲甄的子孙根据祖先的字,将自己的姓氏定做甄。根据《元和姓纂》记载,甄姓的鼻祖是皋陶次子仲甄,他们的祖先就是当时为虞舜做瓦器的陶人,“甄”字的本意是古代做瓦器之人,故甄氏后人尊仲甄为甄姓的得姓始祖。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郁都甄氏族:北魏孝文帝改华北近百个鲜卑族姓为汉姓,其中郁都甄氏改为甄氏。“郁都甄”乃“郁筑鞬”之异译,为东部鲜卑种姓,后来这支甄姓发展成为河南的望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富森氏,亦称敷臣氏,满语为FuseHala,汉义“孳生的”,世居开原,后多冠汉姓为甄氏、珍氏等;满族尼珠珲氏,亦称尼竺浑氏,满语为NijuhunHala,汉义“珍珠”,世居长白山区地,后多冠汉姓为甄氏、尼氏等。
此外,清朝初期,满洲人、蒙古人、朝鲜人中也相继出现了甄姓,形成了东北地区甄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