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姓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姓氏,其起源和来历可追溯至多个历史源头。以下是关于糜姓起源的几种主要说法:
一、源于官职
周代“糜人”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代设有掌管粮食仓储的官职“糜人”(或作“麋人”),其职责是管理祭祀和宫廷用粮。这一官职的后裔可能以“糜”为姓,以纪念先祖的职业。
二、源于封地
春秋时期糜邑
春秋时期,楚国境内有一地名“糜”(今湖北襄樊一带),当地居民以邑为姓,形成糜氏。《左传》中记载的“糜子”即为该地区的贵族。
三、少数民族改姓
鲜卑族汉化改姓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素黎氏”在孝文帝改革后汉化,部分族人改姓“糜”。这一说法在《魏书·官氏志》中有间接佐证。
四、其他说法
1.上古部落名
传说上古时期有部落名“有糜氏”,其后人以族名为姓,但此说法缺乏确切史料支持。
2.避祸改姓
历史上有因避战乱或政治迫害而改姓“糜”的案例,如宋代部分官员为避祸改姓,但具体事例已不可考。
总结
糜姓的起源以官职和封地为主流说法,少数民族改姓也是重要来源之一。其历史名人多集中于三国至魏晋时期,体现了该姓氏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