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姓的起源和来历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观点:
一、源于姬姓
1.樊仲皮后裔:
根据史籍《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的记载,皮姓源于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樊仲皮,名姬樊,字仲皮,是西周初期鲁献公姬具的次子仲山甫的后裔。仲山甫曾辅佐周宣王姬静中兴周王朝,因功受封于阳樊(今河南济源)。樊仲皮承袭祖职,担任过周王室的卿士,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
该支皮氏后来在天水郡(今甘肃天水、榆中一带)发展为望族,并融合了许多北方游牧民族,是为运城皮氏,又称天水皮氏、榆中皮氏、陇西皮氏等。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
2.郑国大夫子皮后裔:
据史籍《姓谱》记载,皮姓还源于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子皮是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皮氏后来在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下邳故城)一带发展为望族,因此又称下邳皮氏。
二、源于嬴姓(此说法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皮姓还源于嬴姓,是春秋时晋献公封赵夙于皮(故地在今山西河津西),子孙因以为氏。然而,这一说法在史籍中的记载并不如源于姬姓的说法详尽和普遍。
三、其他来源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观点外,还有观点认为皮姓的起源与古代的诸侯国或部落有关。例如,古皮氏部落曾发源于山西省运城市太阳村东南的古皮氏城,夏时期皮氏部落的一支迁移至洛阳西南的谷水之滨。然而,这些观点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皮姓的起源和来历以源于姬姓的说法最为普遍和详尽。无论是樊仲皮后裔还是郑国大夫子皮后裔,都以先祖的名字或封邑名称为姓氏,形成了今天的皮姓。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皮姓的起源和来历可能还存在其他未知或争议的因素。